大鱼都藏在水底下

昨晚文章,写在小号:

除了美国,欧日也都不会希望华为挂掉

探讨的是世界格局么?

不是。

达叔想探讨的是,经济与暴力、发展与安全、敌人与盟友、混乱与秩序、个体与组织的关系。

以下内容,只代表个人观点,不一定对,随便看看。

医疗问,前天晚上,看你半夜十二点,发朋友圈说,写完文章刷到了一个男人的视频。
整整看了两个小时,比小姐姐跳舞,更有吸引力。是讲什么的?达叔说,这个家伙,有意思。不建社群、不卖课、也不加微信,只是比较小的一个账号,分享他的一些做生意思考。干啥的?搞私域运营的。一共几十个视频,两个小时,就看完了。

达叔对宏大的理论,不是特别感兴趣,世界级大师理论方面的书,看了很多,都快吐了。
能记住多少么?
不能。

只有在战场上,应用出来,能搭建起框架、能做成事,能赚到钱。这个理论,才真正是你的

否则,多牛逼的理论,都还是人家大师的。和你没半毛钱关系。
于是,达叔就特别喜欢看,一个个具体的人,尤其是普通人,在各个细分的角落里,是如何崛起的


这个家伙,有极强的生意敏感性。
他第一次觉醒,是什么时候?十几年前,他第一次上网。逛的是百度贴吧。
看到了一个求助帖:各位事业有成、会做生意的叔叔阿姨、哥哥姐姐,进来帮忙下,小弟正在上大学,去义乌进了一批货。不会做生意,虽然货很便宜,但是根本卖不掉。
你们事业有成,都有工作,也都会做生意,能教教弟弟,或救救弟弟么?下面一大堆的留言。有的给建议,有的留下联系方式,要买一些帮助一下小家伙。故事到这里,你觉得,对你做生意、赚钱,有什么帮助么?
医疗说,没有。很正常的一个帖子。达叔说,我第二天,问了达婶,她也觉得很正常。这就是神奇的地方。他说,十几年前,他看了一眼,就知道怎么赚钱了。那一年,他也上大学,按照这个套路,他就开始赚钱了。用同样的打法,一直在做私域的生意。唯一的不同是,沉淀私域的工具,从QQ换成了微信,获取私域的平台,从百度、到校内、到微博、到公众号、到抖音、小红书。

当其他人,都在伴随着平台的生生死死,一个个电商项目,起高楼、宴宾客、楼塌了。
他一直,都能稳坐钓鱼台,都能赚钱,能赚十几年的钱。

为什么?只做私域。只做可复制、可持续的生意
这种打法,高级么?
非常高级。

可能赚钱会比公域的头部慢一点,但当别人不断换项目的时候,他每一天、每一年,都在不断沉淀,都在赚钱。
整体的思路,和达叔一模一样。
只是他选择卖的项目,比较大众一点。
达叔选择的赛道,客单价更高、规模更大、雪坡更长,是外行人进不来,进来没人带,也做不成的事。就如同星球里,达叔陆续推出的闭门会项目。

这个模式,能长期跑通的标准是什么?

项目要健康

健康的标准是,刚需,一直都有需求方,有支付者,且有支付能力,操盘的人一直能赚到钱

你项目能赚到钱,就能持续经营,就有众多的人,来找你合作,你就能养得起团队,就能完成闭环。

这就结束了么?

没有。

任何一个项目,都要提前做验证,确定能赚钱了,才去找其他人一起来做,赚规模的钱。在跑通之前,不要拉任何人下水。

否则,赚钱了,每个人都觉得是自己牛逼;

一旦亏钱了,每个人都觉得是被你骗了。

哪怕是你最亲近的朋友,都要只做展示、只做筛选、不做说服,能做就做,不能做,就拉倒

赚钱了,就要继续扩张、继续复制下去么?

也不是。

在投资里,别人都在说,要及时止损。

他提到了一个观点,要及时止盈。

绝大部分的项目,都要考虑边际成本和边际收益,当边际收益大于边际成本时,就是要停下的时候。

不能再往前继续扩大了。

你是来赚钱的,不是来跑规模的。

绝大部分的普通人,都没有管过几百人的团队,绝大部分的项目,也都不足以长期支撑几百人、几千人的团队。

从这点看,不及时控制规模,反而是亏损最大的原因。

为什么,经济环境一差,很多企业都在裁员?

都是上一个阶段,没有控制住规模。

没有做到,及时止盈。

医疗问,他是哪句话,吸引到你的?

达叔说,他列了一个公式,把自己的流量,做了一定程度的顺位排名:

信任>感恩>崇拜>喜欢>接受

把信任,遥遥领先的排在了第一位,这一看,就是做生意的好苗子

对生意理解越深,就越理解这个公式

绝大部分人,都在追求什么?

被人喜欢。

然后,为了被别人喜欢,尺度拿捏不好,就变成了讨好型人格、讨好型账号、变成了舔狗。

有谁会和一个舔狗,做大笔的生意?

不会。

也很难建立起平等、长期的利益关系。

冷峻的是,把信任都排在了感恩、崇拜的前面。

为什么?

因为,我们要做的是生意,要链接的是强者。

要干的事是,强强联合,去赚增量市场的钱。

一个强者,会崇拜、感恩另外一个强者么?

不会。

有一个电影,是讲美国金融危机的,具体名字,达叔忘记了。

但有一个细节,好多年过去了,达叔至今都记得。

会议室里,都在谈救市,如何把股价拉起来。

有人就建议,去找巴菲特。

理由是,普通股民都喜欢巴菲特。

电影的主角,一边摔门,一边说:

去他MD巴菲特。

那时候,达叔刚毕业,就这句台词,一下把达叔带上新的台阶了。

原来,世界是这么思考的。

如果强者之间,没有崇拜、感恩之类的弱情感,那有价值的情愫,就是信任了。

当时,夜里十点半。

达叔立马就来了精神,想仔细看一下,一个年纪轻轻的家伙,如何能思考到这种程度。

随后,就价格到了,他做自媒体,是要建立人才库、信息库、资源库。

这个思考点,像什么?

达叔在南京的线下闭门会,罗列过:

人才储备、项目链接、管理运营、资金循环。

虽然起的名字不同,但前面三个,思考的内容,几乎是一样的。

只是达叔多了一个资金循环,用钱生钱,在社群里投项目,形成赚钱项目+值钱项目。

掌握了这个之后,就不惧流量变换。

能拥有属于自己的基本盘,能赚长期的钱。

达叔在很早之前,写过一句话,最能理解你的人,未必是你的身边人,可能是千里之外的一个人。

都是年轻人,思考的深度,想到一块去了。

医疗问,你有加他微信么?

达叔说,还没有。

他没留微信,我正在约。

但我特别想认识他,有机会,一定要去见一面。

你觉得像达叔这样,算是脑子活络的么?

医疗说,算。

达叔说,但我今年和很多甲方聊,和很多终端的客户聊,发现这帮客户,在一些细分领域的打法,比我还先进。

令我眼前一亮。

达叔在外企,混了十几年,从普药、肿瘤药、高值耗材、体外诊断,什么样的打法没见过?

还真有很多没见过。

而且都是客户验证过,能跑通的项目。

分享了一些在星球里,已经帮助很多医疗人,做成很多单子了。

薄薄的一层窗户纸,你一听,就能豁然开朗,那以前为什么想不到?

这就是信息差。

很多的生意,本质都是信息差的生意。

而普通行业,能拿出来分享的行业,信息差很快就被抹平了,迅速进入价格战,迅速进入下一个回合。

科技树,很快就被干倒了,洞很快就塌了。

但是,医疗领域里的打法,是外人能知道的么?

不是。

信息流动速度极慢,只在极小的圈子里流传

你以为的你以为,只是你以为的

人家搭建出新的模型,用新的打法,能把你摁在地上,打的满地找牙,叫爷爷。

死,都不知道自己是怎么死的。

多少个标,都是稀里糊涂就丢了。

决战,在场外

这句话,在哪里还见过?

十几年前,当时互联网小说刚刚兴起,还没盛行爽文,还有大量的现实主义文学、销售类的小说。

是上一代做生意,尤其是B2B生意的人,把自己对滚滚红尘的见闻、心得,做了第一波的小结。

这些事,只不过后来,都被电商时代、被自媒体时代,抢过风头去了。

后者,造富能力更强、速度更快,更容易被小白理解。

但有改变经济格局么?

没有

经济的底座,仍然是各个传统行业里,B2B的项目销售,按照最原始的打法,在各个角落里活着

你说,最后到底是谁赚的多?

还真不好说。

有种说法,在这个组织里,但凡是你能熟悉、能知道的人,肯定不是最有钱的。

静水流深。大鱼,都藏在水底下。

赚钱的模式有很多,要选可复制的、可持续的那个。

More Reading

Post navigation

Leave a Comment

发表回复

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。 必填项已用 * 标注